央广乡村之声《生命对话》栏目
节目名称:《别让糖尿病伤了你的心脏》
播出日期:2025年11月9日
专家:孙志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 副主任医师
主持人:卢欣然
节目内容:
【主持人 卢欣然】健康中国,我行动。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生命对话》,我是主持人欣然。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会对患者的眼睛、足部和肾脏造成损伤,但往往都会忽视糖尿病对于心血管的危害。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的副主任医师孙志军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孙医生,您好!
【孙志军 副主任医师】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好!本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把糖尿病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等危症的意思就是什么呢?如果你已经得了糖尿病,那么和没有糖尿病,但是有心梗或者冠心病病史的患者相比,未来10年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比如说发生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的几率基本上是一致的。
【主持人 卢欣然】糖尿病为什么会给心血管带来这么大的危害呢?
【孙志军 副主任医师】如果我们对血糖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的高血糖为什么会导致心血管连续性的一些恶性改变?也简称为病理三连击。首先,高糖以及引起的血脂代谢异常,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会产生胰岛素抵抗。另外,糖尿病患者常会合并有甘油三酯升高,同时也会使人体的具有保护性的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这样就会促成动脉内膜的增生,继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形成的基础。第二连击就是长期、慢性的血糖升高,会导致慢性炎症,这个慢性炎症往往与动脉血管的内皮功能障碍是有明确相关的。高糖会产生糖基化的产物,会导致氧化应激反应,严重的会损伤血管内皮的功能,血管的收缩功能下降,引起粥样硬化的形成。第三连击就是高糖会影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当血小板处在一个高凝的状态,更容易形成血栓,就容易形成一些血管的闭塞,进而引起相应脏器的缺血和坏死,最多的表现的就是心肌的缺血,进而引发心肌坏死。这就是长期高糖得不到重视的话,会引起的三连击。
【主持人 卢欣然】既然糖尿病会给心血管带来这么多的危害,那么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孙志军 副主任医师】这是个特别关键的问题。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信号,我们一定要小心了,需要到医院做一些相应血管的评估。第一个方面是症状层面。比如说出现活动后的胸闷、气短,夜间没有原因地突然一下就憋醒了,或者是走路稍微走一走,就会出现一侧肢体的疼痛等,这可能就说明我们的血管、心脏的功能出现了问题。第二就是体征层面。体征层面我们要看几个指标,第一个就是血压的情况,是不是血压平时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能控制在收缩压,也就是高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其次,很多糖尿病人一般来说都是偏重的,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腰围、BMI(体质指数),如果有明显的腰围超标、体重超标、血压超标,还有包括刚才我们谈到的,你要定期要做血液的生化检查,看血液里边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那么这些指标超标往往提示会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的疾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就咱们常说的冠心病。
【主持人 卢欣然】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有效管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孙志军 副主任医师】特别好的问题。在糖尿病整个的管理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得了糖尿病不仅仅只关注血糖本身,其实是得了糖尿病之后,要对整个全身的相关的风险进行管控,应该做到“ A、B、C ”三个原则。我们先说“ A”, 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的首字母,我们要按照血糖控制的目标,餐后血糖控制在10 mmol/L左右,空腹血糖控制在7~8 mmol/L左右,尤其让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目标,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引起低血糖。“B”是血压英文的首字母。你得了糖尿病,一定不要只关注血糖,要关注血压数值。有的人血压太低的时候,会引起头晕、脑灌注不足的表现,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情况的话,我们要尽量把血压控在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让血压全程都达标的情况下,能把相应的心脑血管风险,尤其是大血管的风险降到最低。“C”指的就是胆固醇的英文首字母。对于很多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相关的指南,比如《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就已经把它列为一个高危险或者极高危险的患者,就是指你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者是确诊性中风的风险是极高的。因此,一定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更低,现在共识的目标是要<1.4mmol/L,或者是跟你在服用降胆固醇药物之前那个基线值相比,下降的幅度超过50%以上。只有能够同时把刚才谈到的“ A、B、C” ,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三个方面的指标都同时达标,我们才可能把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尤其是冠心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记住要先控风险,几个方面同时兼顾,才能够有更安全的效果。
【主持人 卢欣然】药物治疗应该是管控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吧。
【孙志军 副主任医师】对。可以分四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是把血脂控制下来,采用包括他汀、PCSK9皮下注射剂来让胆固醇的水平达标。第二个要用的药物是降压药物,降压是硬道理。这里有一个关键点要跟大家说一下,就是大家有一个误区,很多的高血压的患者,其实只有很小一部分可以用单一的一种药物让血压达标,绝大部分,比例大约是70%以上的患者,其实至少要服用两种或者三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才能让血压达标。所以,大家不要忌讳或者有抵触情绪,说我吃的药特别多,我们最终目目的是要把血压达标。第三个采用的药物就是降糖。降糖主要看你到底使用什么样的降糖药物能够带来更好的获益?其实不同种类的降糖药物对心脏、肾脏的结局获益是不一样的。最后一个很重要的药物是抗血小板的药物,临床上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阿司匹林,它无论是预防心梗、心绞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抗血小板药物不能缺失。
【主持人 卢欣然】所以,患者一定要听医嘱,规范用药。好,今天非常感谢孙医生做客我们节目。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需要综合管理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指标,这样才能够避免更严重的病情发生。好,今天的《生命对话》节目就到这里,主持人欣然代表节目编审赵阳子、制片人邱晨阳感谢各位听众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公益广告短片】
早晨的阳光在呼唤你,是选择翻个身继续沉睡,
还是系紧鞋带,用一场晨跑迎接它?
午餐时间到,是点个外卖,
还是自己准备营养均衡的午餐?
夜晚来临,是一个人熬夜刷手机,
还是给远方的父母打个电话,
或者给身边的家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健康就在每一个日常选择里!
健康生活从这一刻开始!

编辑:怀马凤
